第108章 雪滿第九十六
關燈
小
中
大
第108章 雪滿第九十六
李鑒別宮闕時,長安道上落花飛似雪。
他第一次披盔戴甲,有些不習慣,暗自佩服孟汀被這鐵浮屠壓著也依舊來去自如。昆吾刀在他腰間,他翻身上了白駒,手握住韁繩,回眼望見身後眾人。
許鶴山不在,錢穆未能來。
李群青代李鑒宣軍誓畢,走在他馬首側,奉上長平劍。
“把這個帶走吧。”她道。
“陛下。”二更遙遙在他後邊道,“我說,你已經可以用劍了。”
“不用。”李鑒笑著推開長平劍,“小師叔已經有一把刀了。我不在的日子,要果決於事,實在不行就問子覓。你想做的事,一定能做成——若我一去不回,山河之重將皆負於你一肩,群青,你可曾怨我叫你睜眼看世間、拽你上九重天?
“當然不怨。”
李群青持劍,忍著淚向他拜下。
“這已經是群青最好的運命了。”
李鑒拂去肩頭白梨花,擡眼看向那些伴他立於長安的故人。秦鏡如與胡伯雎同立馬相送,他向著他們遙遙拱手,再對二更、何昶皆作平揖,高聲道:“我去也!”
“何時歸?”二更笑道。
三徹與李鑒同去雲中,此時坐在馬上,向李鑒合十道:“到時辰了。”
李鑒勒馬,看向身後。
“不必歸!”他大笑,“何須歸!”
說罷,號角一聲起,三千人馬如百萬師,出於長安道。李鑒身側是林霽華與三徹,其後隨雲中舊部,頭頂旗獵獵,花落如白雪。前幾日寒食節,接著便是清明,他去錢穆陵前祭奠,那處的白梨也是這般好,浸濕在紛紛細雨裏。而今日,確是清明之後難得的好天。
可青天之下,雪滿長安道。
急行軍六日,出河之北,兵馬暫歇。
林霽華擺白米堆的手法已生疏了。她立在帳中,久久地凝望輿圖,再以米聚成雲中郡的山川。大青山,西河,雲中城關——一處處名稱,至熟悉也至陌生,是她年少頰上血,亦是今日心頭霜。
李鑒從前沒見過白米堆,在一旁看著她擺弄,微皺著眉道:“這些米不會壞嗎?”
“這些白米用特殊的草藥水浸泡過,可長久不腐爛。”林霽華道,“從前在雲中,常常是就地取材、以黃沙成盤布陣的,米糧太珍貴,鋪一盤也要好幾石。”
李鑒默了默,道:“今後都覆用沙盤吧。”
他從未經過幹戈,知術業有專攻,便在一側看著林霽華等諸將擺小陣、論前線,意在學些書齋與史冊中學不到的東西,亦不幹涉他們具體的決策。這句“覆用沙盤”,是李鑒下意識出口的要求。
“其實也不少這幾石米。”林霽華猶豫一下,道,“不過,陛下說的對。縱是太平世,不可忘雲中。”
這是先帝李長卿在孟扶桑陵前的話。
他當時必然也不會料到,在他身死後不足二年,雲中烽火又起。
思緒及此,李鑒驀地笑出來。他生得美,不看一身甲胄,那面孔一帶笑意就無端顯得天真,只在眼梢裏帶著幾分冷冽。
“再行一日,就離雲中不到三百裏。”
諸將退出,林霽華一人留下。她不看李鑒,將旗幟擺放好,就聽李鑒在她身後用話家常一般的語調道:
“阿姐,我本是打算殺了你的。”
林霽華手腕一滯,猛地回身,對上李鑒方看向她的一雙眼。
“因為我夫?”她落下眼簾,“我明白。”
成者為王,敗者為寇。
“非也。郡主,我平生厭惡愚人。”李鑒輕輕懶懶地笑道,“你愚蠢到能將一個把你當劍使的人愛這麽幾年,我怕你之後再做出些什麽不利於我與大豫的蠢事來。”
林霽華向他走了幾步,抱著膝頭坐下來,也向他笑了。
“陛下留我,又是為何?”
“我自是不恨你。我也可憐那個小孩子——帝王家子,生來終要弒父自立,又須有人相護。阿姐,你是生他的人,比任何旁人都更能愛他、更願護他周全。”
李鑒用目光掃過林霽華腰間的賦權劍。
“這一戰,我要你表忠心、不愧為雲中舊部。”他說,“我也要你活著回長安。”
外頭的走卒進帳來報,見他們二人席地相對坐著,不由一楞。沒有人不知道此二人間的一層糾葛,其上沈沈地覆壓著李氏皇族這一代的仇怨。
李鑒聽完西面的訊息,向林霽華一頷首,示意她出帳去例行巡查。他仿佛真是一個寬仁的明君,對著這個曾為死敵赴湯蹈火的女子道:“此地風寒,平日多保重。”
林霽華按劍起身,捧起擱在一側的兜鍪。
“陛下,你說我是愚人,這話不假。”
她忽然道。
“這幾年,回首思量,如墮夢中。我本以為,眼前人是蒙塵珠,以清水濯、以血淚養,終有重見天日之時。”她回首一笑,“如今想來,得要多愚蠢多自大,才會自以為能渡他。”
李正德說仰慕她、敬重她,她是信的。
可他從未說過愛她。
是她自己越過了那條涇渭間的軸線。
李鑒靜靜地望著林霽華。他用指節叩擊著懷中昆吾刀柄,那聲色在滿帳寂靜裏蕩開。
“可陛下,”林霽華挑開門簾,輕聲道,“你真能做到一生‘智不為情所脅’嗎?”
李鑒手裏的動作頓住了。
他垂下眼,望向那刀鞘。林霽華揮簾離開了,一點冽風湧進來,他禁不住打了個寒戰。
天子親征,離長安後第三日,李群青才下定決心再開早朝。朝堂之上,那群臣子對親征之事閉口不談,抓著江淮丁身稅吵起來。
這丁身稅改制原是錢穆在遺表中對李鑒提的。李群青跟著李鑒在密閣中讀過明帝、僖宗時的書策,明了此制的成因與弊病,便開口打斷了殿中幾人的相互攻伐,將所知之物徹頭徹尾地捋了一遍,又道:“已然清明過,田事乃國之大計,不可拖延。依本宮只見,不若先在三吳之地試行改制,觀其成敗。”
她這樣一說,下邊一片沈寂。
太師在左側,對她輕聲道:“殿下,今日先到此處。”
李群青挑眉,嗤笑一聲。
“那就罷了。”
她離開太極殿,向身側的太師與太保行禮,正要回東宮,恍然發覺太傅之位空著。
話說回來,自從李鑒出征那一日,李群青便再也沒見過許鶴山。
“許大人近日在忙什麽?”
“不知。”面前二師有些為難,“不過許大人並未回終南山,歸涯司的坐鎮之地也早已被移到宮城之內——此事是許大人自己做的主,殿下想必還不知道。”
李群青一頓。
“我現在知道了。”她道。
辭別儀仗,她在殿中坐了一陣,站起身向外走。身後侍從要跟隨,被她揮退。
許鶴山曾向李鑒借過一間暗室,其在蘭臺之側,李群青曾去過。她猜許鶴山如今還在那裏,自覺無論如何也要去看他一看。
李鑒離開的前夜,她在兩儀殿外聽完了李鑒與許鶴山劍拔弩張的對談,也聽出了自家先生言語間不易被察覺的悲與疑。她不懂許鶴山,看不明此人究竟要得到什麽果,卻能感到他的痛苦。
到暗室門前,她猶豫再三,猛然推開門。
入眼的是傾倒的棋盤與散落的黑白子。李群青心頭一緊,提燈照去,同時聽到了勻長的呼吸。跟著燈明仔細看去,她整個人頓時僵住,張著口,發不出聲。
許鶴山紫袍散亂,睡在書卷堆中,眉頭微皺,懷中抱著隨他走過萬水千山的筇竹杖。
三日之間,他青絲作白發,如雪滿頭。
【作者有話說】
三日白頭…
許老師在過自己的昭關。
(補丁:這裏李鑒和林霽華的對話中,李鑒明面上是在講自己放過林霽華的理由,實際上在拿李昭昭小朋友要挾她。
林霽華很愛自己的孩子。)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李鑒別宮闕時,長安道上落花飛似雪。
他第一次披盔戴甲,有些不習慣,暗自佩服孟汀被這鐵浮屠壓著也依舊來去自如。昆吾刀在他腰間,他翻身上了白駒,手握住韁繩,回眼望見身後眾人。
許鶴山不在,錢穆未能來。
李群青代李鑒宣軍誓畢,走在他馬首側,奉上長平劍。
“把這個帶走吧。”她道。
“陛下。”二更遙遙在他後邊道,“我說,你已經可以用劍了。”
“不用。”李鑒笑著推開長平劍,“小師叔已經有一把刀了。我不在的日子,要果決於事,實在不行就問子覓。你想做的事,一定能做成——若我一去不回,山河之重將皆負於你一肩,群青,你可曾怨我叫你睜眼看世間、拽你上九重天?
“當然不怨。”
李群青持劍,忍著淚向他拜下。
“這已經是群青最好的運命了。”
李鑒拂去肩頭白梨花,擡眼看向那些伴他立於長安的故人。秦鏡如與胡伯雎同立馬相送,他向著他們遙遙拱手,再對二更、何昶皆作平揖,高聲道:“我去也!”
“何時歸?”二更笑道。
三徹與李鑒同去雲中,此時坐在馬上,向李鑒合十道:“到時辰了。”
李鑒勒馬,看向身後。
“不必歸!”他大笑,“何須歸!”
說罷,號角一聲起,三千人馬如百萬師,出於長安道。李鑒身側是林霽華與三徹,其後隨雲中舊部,頭頂旗獵獵,花落如白雪。前幾日寒食節,接著便是清明,他去錢穆陵前祭奠,那處的白梨也是這般好,浸濕在紛紛細雨裏。而今日,確是清明之後難得的好天。
可青天之下,雪滿長安道。
急行軍六日,出河之北,兵馬暫歇。
林霽華擺白米堆的手法已生疏了。她立在帳中,久久地凝望輿圖,再以米聚成雲中郡的山川。大青山,西河,雲中城關——一處處名稱,至熟悉也至陌生,是她年少頰上血,亦是今日心頭霜。
李鑒從前沒見過白米堆,在一旁看著她擺弄,微皺著眉道:“這些米不會壞嗎?”
“這些白米用特殊的草藥水浸泡過,可長久不腐爛。”林霽華道,“從前在雲中,常常是就地取材、以黃沙成盤布陣的,米糧太珍貴,鋪一盤也要好幾石。”
李鑒默了默,道:“今後都覆用沙盤吧。”
他從未經過幹戈,知術業有專攻,便在一側看著林霽華等諸將擺小陣、論前線,意在學些書齋與史冊中學不到的東西,亦不幹涉他們具體的決策。這句“覆用沙盤”,是李鑒下意識出口的要求。
“其實也不少這幾石米。”林霽華猶豫一下,道,“不過,陛下說的對。縱是太平世,不可忘雲中。”
這是先帝李長卿在孟扶桑陵前的話。
他當時必然也不會料到,在他身死後不足二年,雲中烽火又起。
思緒及此,李鑒驀地笑出來。他生得美,不看一身甲胄,那面孔一帶笑意就無端顯得天真,只在眼梢裏帶著幾分冷冽。
“再行一日,就離雲中不到三百裏。”
諸將退出,林霽華一人留下。她不看李鑒,將旗幟擺放好,就聽李鑒在她身後用話家常一般的語調道:
“阿姐,我本是打算殺了你的。”
林霽華手腕一滯,猛地回身,對上李鑒方看向她的一雙眼。
“因為我夫?”她落下眼簾,“我明白。”
成者為王,敗者為寇。
“非也。郡主,我平生厭惡愚人。”李鑒輕輕懶懶地笑道,“你愚蠢到能將一個把你當劍使的人愛這麽幾年,我怕你之後再做出些什麽不利於我與大豫的蠢事來。”
林霽華向他走了幾步,抱著膝頭坐下來,也向他笑了。
“陛下留我,又是為何?”
“我自是不恨你。我也可憐那個小孩子——帝王家子,生來終要弒父自立,又須有人相護。阿姐,你是生他的人,比任何旁人都更能愛他、更願護他周全。”
李鑒用目光掃過林霽華腰間的賦權劍。
“這一戰,我要你表忠心、不愧為雲中舊部。”他說,“我也要你活著回長安。”
外頭的走卒進帳來報,見他們二人席地相對坐著,不由一楞。沒有人不知道此二人間的一層糾葛,其上沈沈地覆壓著李氏皇族這一代的仇怨。
李鑒聽完西面的訊息,向林霽華一頷首,示意她出帳去例行巡查。他仿佛真是一個寬仁的明君,對著這個曾為死敵赴湯蹈火的女子道:“此地風寒,平日多保重。”
林霽華按劍起身,捧起擱在一側的兜鍪。
“陛下,你說我是愚人,這話不假。”
她忽然道。
“這幾年,回首思量,如墮夢中。我本以為,眼前人是蒙塵珠,以清水濯、以血淚養,終有重見天日之時。”她回首一笑,“如今想來,得要多愚蠢多自大,才會自以為能渡他。”
李正德說仰慕她、敬重她,她是信的。
可他從未說過愛她。
是她自己越過了那條涇渭間的軸線。
李鑒靜靜地望著林霽華。他用指節叩擊著懷中昆吾刀柄,那聲色在滿帳寂靜裏蕩開。
“可陛下,”林霽華挑開門簾,輕聲道,“你真能做到一生‘智不為情所脅’嗎?”
李鑒手裏的動作頓住了。
他垂下眼,望向那刀鞘。林霽華揮簾離開了,一點冽風湧進來,他禁不住打了個寒戰。
天子親征,離長安後第三日,李群青才下定決心再開早朝。朝堂之上,那群臣子對親征之事閉口不談,抓著江淮丁身稅吵起來。
這丁身稅改制原是錢穆在遺表中對李鑒提的。李群青跟著李鑒在密閣中讀過明帝、僖宗時的書策,明了此制的成因與弊病,便開口打斷了殿中幾人的相互攻伐,將所知之物徹頭徹尾地捋了一遍,又道:“已然清明過,田事乃國之大計,不可拖延。依本宮只見,不若先在三吳之地試行改制,觀其成敗。”
她這樣一說,下邊一片沈寂。
太師在左側,對她輕聲道:“殿下,今日先到此處。”
李群青挑眉,嗤笑一聲。
“那就罷了。”
她離開太極殿,向身側的太師與太保行禮,正要回東宮,恍然發覺太傅之位空著。
話說回來,自從李鑒出征那一日,李群青便再也沒見過許鶴山。
“許大人近日在忙什麽?”
“不知。”面前二師有些為難,“不過許大人並未回終南山,歸涯司的坐鎮之地也早已被移到宮城之內——此事是許大人自己做的主,殿下想必還不知道。”
李群青一頓。
“我現在知道了。”她道。
辭別儀仗,她在殿中坐了一陣,站起身向外走。身後侍從要跟隨,被她揮退。
許鶴山曾向李鑒借過一間暗室,其在蘭臺之側,李群青曾去過。她猜許鶴山如今還在那裏,自覺無論如何也要去看他一看。
李鑒離開的前夜,她在兩儀殿外聽完了李鑒與許鶴山劍拔弩張的對談,也聽出了自家先生言語間不易被察覺的悲與疑。她不懂許鶴山,看不明此人究竟要得到什麽果,卻能感到他的痛苦。
到暗室門前,她猶豫再三,猛然推開門。
入眼的是傾倒的棋盤與散落的黑白子。李群青心頭一緊,提燈照去,同時聽到了勻長的呼吸。跟著燈明仔細看去,她整個人頓時僵住,張著口,發不出聲。
許鶴山紫袍散亂,睡在書卷堆中,眉頭微皺,懷中抱著隨他走過萬水千山的筇竹杖。
三日之間,他青絲作白發,如雪滿頭。
【作者有話說】
三日白頭…
許老師在過自己的昭關。
(補丁:這裏李鑒和林霽華的對話中,李鑒明面上是在講自己放過林霽華的理由,實際上在拿李昭昭小朋友要挾她。
林霽華很愛自己的孩子。)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